调查结果显示:
有59%的消费者愿意接受低价商品的价格差
对于生活中的低价商品,比如案例中的3美元的牙刷,大部分人都可以接受店内价格比网上要多出5%,另外,有51%的人认为店内的价格比网上高出20%也是情理之中,可以接受。
对于价格更高的商品,如果网上便宜,人们更容易接受网上购物
对于30美元的羊毛衫或者是300美元的电视,有3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能够接受网上便宜20%,只有18%和17%的受访者愿意接受同样的商品在店内便宜20%。
在这项调查中,年轻人对于价格差异往往更容易接受,而45岁以上的中老年消费者对于价格差愿意接受的比例不超过20%。
从性别方面来看,男性对于价格差异的接受程度更高,而对于女性而言,有30%的女性产品对于中等商品的价格差感到满意。
线上线下购物中对于消费者的几点建议:
1,正确对待“网络专供款”
经常在线上购物的消费者都对于“网络专供款”这几个字不太陌生,同样的商品,在旗舰店中国的商品要比实体店低很多,很多的消费者便看中其中的低廉价格选择购买。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电商专供款”产品的价格较低并非完全是电商平台的渠道成本较低造成的,而是很多的商品本身就存在着其适宜线上销售的“电商特性”!
也就是说,即使是线上线下型号相似的产品,“电商专供”款在外观差异,质量等级,能效等级,以及商品类型中也是有不小的差异的。
很多的厂商曾经表明,对于网络专供款,主要也是根据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和习惯,在经销商的大量需求下进行的大数据定制,虽然有着同一套的质量管理标准,但是针对的目标群体不同,也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但是并不存在质量低下这样的说法。
同时,绝大部分的网络专供商品都打出“低价”的战略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在产品的配比上通常还是和实体店有一定的区别。
所以,消费者在购物的时候,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理性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商品,不要一味的只看价格!
2,货比三家,选择自己最合适的
无论是线上的“电商专供”还是线下的产品,如果是同一个厂家推出的,质量都是可以保证的,消费者选择何种渠道的商品,完全是需要以自己的需求为导向的,但是如果价格差异过多,那么价格背后所承载的质量绝对是不一样的。
所以,在购物的同时,不要一味的追求低价产品,而忽略到自身的需求,需要综合考虑实际价格,货比三家,才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商品。
3,服装消费中,注意对于性价比的考量
在购物的时候,经常会有长辈提醒“一分钱一分货”!其实从对比和实验中,这句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商品的质量和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的,大家可能注意到,出现质量问题的很多服装商品都来源于线上。从价格层面来说,这些商品的确要比实体店便宜的多。
宁波市出入境技术中心纺织实验室的副主任分析说,很多的企业为了避免消费者盲目比价,对于线上商品的型号都做了一定的调整,看起来似乎是同一种商品,但是质量上还是存在着一些差异化。
在购买商品的时候,消费者需要对价格和质量等具有理性消费心理,对于价格差异较大的服装商品一定要谨慎购买和消费。
4,对比电商平台和实体店,从购物体验、商品质量等多个方面进行考量
消费者在购物商品的时候(尤其是贵重物品),可以通过实体店和线上商城中的综合对比来决定哪一种渠道来进行购买,也可以在实体店中对真实的物品进行产品体验来获得更为直观的体验和感受。
在选择线上购物的同时,最好能够到线下的实体店进行产品信息查询,价格对比,质量考量等综合分析。现在很多的电商平台都有评论的互动和分析,可以通过其他顾客的购买感受来评判和选择。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