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船虫是航行在海上的人们最讨厌的生物之一。当这些小生物出现,船上的人们就要小心了。这些小虫子犹如巨型的蚯蚓一般,粘附在船身的各处,有的身体呈现着深红色,有的则是黄褐色,它们的身上似乎有着粘液,这样才可以牢牢地“粘”在船身上面不被风浪打下船去,说是像蚯蚓,倒不如说更像蜗牛似的。每次出现这种虫子都是大片大片占据轮船的船身,很少见到一两只单独出现,远远望去就如轮船上的寄生虫一样。
蛀船虫分泌的物质对轮船的船身有腐蚀作用,如果出现在一个船身部位的虫子较多,那里的钢铁外皮就会遭到侵蚀,慢慢的生锈出现漏洞。不过这些虫子好像害怕阳光的照射,它们一般会选在阴暗潮湿,阳光晒不到的地方进行驻扎,经过阳光照射,虫子的身体就会慢慢的失去水分,迅速的萎缩变干之后掉落到海水中成为鱼儿们的美餐。
容易造成物种入侵
海洋生物学家表示,蛀船虫、软体动物、珊瑚虫这些寄居类动物如今正附着在漂浮的垃圾上漂进新的地区,对那些地区的物种造成危害,并开始改变那里脆弱的生态系统。海洋生物学家巴恩斯表示,能使海水结冰的温度可能是阻挡外来物种入侵南极洲的主要屏障,而如果全球气候变暖削弱了阻挡外来生物的天然海水屏障,情况就将更加严重。
二是海洋压舱水的排放。20世纪初,压舱水代替了固体压舱物,这无意中为水生生物在世界范围内的散布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蛀船虫也包括在内。轮船变成了一个满载各种微型生物的“水族箱”,它们在世界范围内输送货物时,不断地运输和储存这些水生生物。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很严重的破坏。
防御侵害的措施
虽然蛀船虫极少有天敌,但是在人类面前,万般的武艺又有何用?
许多专门针对蛀船虫的器具防护措施已经被研发出来了。比如在2014年李春梅、杨洪亮等人研发的一种
环保型抗水树交联聚乙烯绝缘光纤复合海底电缆
就能有效防护蛀船虫的侵害。
这种复合电缆包括成缆线芯、依次包覆于成缆线芯外的黄铜带、内衬层、铠装层和外被层,所述成缆线芯包括三根依次包覆有纵向阻水层和综合径向阻水层的绝缘线芯,每根包覆有纵向阻水层和综合径向阻水层的绝缘线芯的外侧分别与相邻两根包覆有纵向阻水层和综合径向阻水层的绝缘线芯相接触,且三根包覆有纵向阻水层和综合径向阻水层的绝缘线芯外包覆有成缆包带,成缆包带和综合径向阻水层之间填充有填充层,填充层内设置有光缆单元。
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抑制水树的产生,防止蛀船虫等微生物对电缆的侵蚀,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同时具有环保、重量轻、成本低、工艺简单等优点。
就算蛀船虫你是铁齿钢牙,也要小心一口老牙被崩坏!
写在最后
现在请你想象一个场景:“你是一个正在海上远航的船长,黑夜狂风大作,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突然一道闪电照亮了船舱底部,看到船舱底部附着着密密麻麻的蛀船虫,这时候你有四个选择:
清蒸
红烧
炖汤
碳烤
你会选择哪一种呢?留言评论区,咱们一起讨论讨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